您的位置:首页 > 环境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 > 研究成果 > 政策专报
美国化解“邻避”问题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
2020-09-254来源:


《环境发展专报》2019年 第1期


【摘要】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愈演愈烈的“邻避”运动,被称为“邻避时代”。其后通过十多年的实践,美国逐步探索出一整套的经验做法来化解“邻避”问题:一是从理念上,将环境“邻避”问题作为公众基本环境权益和“公众参与”的一部分去认识,纳入“环境正义”的理念及工作体系;二是从机制上,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固定的工作机制开展“邻避”应对工作;三是从法治上,主要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解决“邻避”问题;四是从制度上,不断规范公众参与等工作;五是从方法上,开发应对“邻避”问题的技术工具包。比较而言,由于我国和美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、城市化进程和管理体制不同,对“邻避”问题的认识、应对机制和举措方面也不尽相同。但美国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对于我国应对“邻避”问题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,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。一是在满足“邻避”风险应对近期目标的同时,要谋划长期治理的根本举措;二是在体制内外建立适应中国国庆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;三是鼓励通过地方立方的方式治理“邻避”问题;四是借鉴美国解决“邻避”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法;五是引进美国经验的同时要充分认识两国国情的不同,避免在防范化解“邻避”问题过程中将民主进而演变为“民粹式的马拉松”,同时避免简单照搬照抄美国经验造成制度引进后“水土不服”。建议将应对“邻避”问题纳入中美环境合作议题,结合双方实际合作进展情况设立合作项目,适时择机将该合作项目纳入中美合作谅解备忘录框架之下,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交流美国的有关做法。

 

撰稿人: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任勇 刘海东 王亚男 许福成 陈刚 何小英